十年如一日
——记之江清洗公司员工王建彬
登山的人总会被问:“您为什么要登山呢?”
最好的回答就是:“因为山就在那里……”
一.乐于奉献、朴实无华,是他最好的“名片”
2000年进入公司以来,王建彬一直在一线从事外接收发布草工作。从踩三轮车一步一个脚印的开始,王建彬进入公司第二个年头;三月,雨绵绵的天,雨水时大时小。穿着雨衣, 穿行大街小巷,从萧山宾馆到小南门公司所在地,还有一公里左右,踩着三轮车;三轮车破胎了,他迅速把随车的工具拿出来修补。还未走到一半的路程,车胎又没气了,为了不影响车间的生产,他背着收回的布草袋,赶回公司来回几趟下来,他成了雨中泥人。
十年如一日,风里来雨里去的到外单位去收布草。炎热的夏天,有些布草(特别是餐厅)是几天前用过然后堆放在一处,散发着刺鼻难闻的味道,但是他仍然主动上前很认真的清点数字,抖出垃圾;寒冷的冬天穿梭在公司与外加工单位的路上,冻裂的双手、通红的脸蛋,完全没有遮掩他“温暖”的笑脸。外加工单位对他一直是好评如潮。当问及他诀窍时他总会说:“别把我想的那么伟大,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好了好了,我要去忙了……”说完他又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
二.从学习到授业,是他最好的“飞跃”
在多年的工作过程中,王建彬同志经常提前进入工作岗位,对洗衣部洗出来的布草数字欠缺的进行全面了解,以便尽快给对方单位有一个准确的数字。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师傅们请教,并将处理方法和自身心得作好记录,通过多想、多看、多琢磨,逐步加强对一些操作流程的巩固,以此寻求最有效的解决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师傅级”员工,有新员工入职时他总能耐心、仔细的传授工作经验,由他带过的员工后来均发展成外接收发组的主力军,并多次受到公司的表扬和嘉奖。同时他还是同事们口中津津乐道的“王大哥”,无论谁家有事不能来上班,他都会主动放弃休息加班顶岗;无论哪里需要帮忙,他都会毫无怨言的上前协助;用他的话说:“从接受别人的帮助到现在可以帮助别人,这说明我在进步,不能说我多么的伟大,也不足以成为值得大家赞颂的对象。”这样朴实的话语诠释了一名普通的开元人无私的纯净心灵和磐石般坚定的信念。
三.良好的心态,坚定不移的信念,是对他最好的诠释
作为一名收发工作人员,王建彬在所从事过的多种布草和客衣操作过程中,不管是什么时候,所在什么岗位,都能够以极积进取的心态,从一点一滴做起,认真对待自身的工作,以达到快速掌握各种操作技能的目标。因收发工作是一个特定的工种,在一般人眼里是下等的工作,所以很多人都不理解,好端端一个大男人在做这个工作,对未来和自身的前途都是一片渺茫。王建彬同志可不是这样想,他实际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在日常工作中,勤勤恳恳,努力上进。人们常说,偶尔做一件大事简单,难的是在平凡的角色中一直无怨无悔的付出着!但是王建彬切实的做到了,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平凡的开元人身上所散发的争先、勤奋、严谨、关爱的优良品质。
王建彬在业余时间喜欢上网 ,工作中遇到清洗专业知识不懂时, 他在网上找到无声的老师。由于他业务精通,公司里的员工,都把他当做师傅。十年里,他在阳光、名都、萧宾和之江度假村都工作过。每到一个点,做好一个点,并且把技能教会一帮人。公司每年评选“先进个人”、“季度明星”,都有他的名字。不过他做人比较低调,常常把荣誉让给后来的人。外接部搬运组是份苦差事,员工流动频繁。当下,王建彬被安排在队里,为新来的员工作路标。“快乐的工作”,开心每一天是开元人不断追求的理念 。他还从网上搜集笑话,常常逗得新来的员工哈哈大笑。
这就是朴实、憨厚的王建彬,只一句话便能总结:简单如一张纸,厚实似一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