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1日下午两点,杭州洗染行业协会接待了两起的洗衣纠纷事件。消费者和洗衣厂主动寻求我们协会的帮助,我们协会本着为社会服务的原则,诚挚的邀请了杭州康华衣服鉴定专家孙成虎和都市佳洗衣物鉴定专家俞国英来进行专业的衣服鉴定。
纠纷原委:
第一起:白色羽绒服,2017年4月送洗,5月底取走。送洗时,营业员在单据上标注了可能褪色的字样,顾客没在意。半年后发现,洗后字母褪色,11月份返洗,洗后出现串色现象。
专家意见:时间太久,串色情况不明,自行调解。
结果:自行私下调解。
第二起:名牌羽绒服两件。
黑色一件:洗后袖子出现空绒,拉链歪扭,帽子金属装饰掉了。
白色一件:已穿两年,洗后帽子涂层脱落。
顾客意见:第一件全额赔偿;第二件折旧赔偿。
专家意见:建议修复,不影响穿着。
结果:自行私下调解。
从上述两桩洗衣纠纷中我们可以得出一点儿的经验教训。
首先对消费者来说:
(1)在送洗衣服时要询问营业员洗衣后的效果和存在的情况,仔细查看保管单据;
(2)可对奢侈品送洗时与洗衣厂签订保值清洗协议;
(3)取货时要仔细检查衣物,有问题当面沟通,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其次对于洗衣厂(店)来说:
(1)可以加强对员工的专业技能以及接待顾客培训,给顾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2)接待顾客时耐心的告知清洗的效果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3)出现顾客投诉纠纷时积极的解决问题,努力维护住客源,保证业界名声。
最后不论是消费者还是洗衣厂(店)都应该熟悉相应的法律法规,如《全国洗染服务纠纷解决办法(试行)》,在法律规范内活动,有法可依,避免出现类似的纠纷事件。
|